与大家分享了这么多从业多年的设计师之后,这次带大家来了解一位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青年设计师。何珊(Miiko)喜欢用产品设计作为手段来讲故事,着重于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曾学习过雕塑,喜欢以艺术的角度来分析设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位充满天马行空想法的青年设计师背后的故事...
强烈推荐给想要做艺术方向的设计师们
以及
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们!
01
设计师简介
何珊(Miiko)
2015年5月毕业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
2017 年 5 月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主攻方向产品设计和设计研究
曾作品多次在designboom,dezeen等设计网站发表。
善于在设计中加入让人惊喜的小细节来让人和物品之间的互动充满乐趣和启发性。喜欢用产品设计作为手段来讲故事,着重于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曾学习过雕塑,喜欢以艺术的角度来分析设计。
02
对话何珊
Q = 51design
A = 何珊
Q : 为什么会走上了设计这条道路呢?是否有受了谁的影响呢?
A:最初选择设计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这个专业和艺术有交叉。因为小的时候很幸运地跟着两位艺术家学习过几年绘画,耳濡目染的对艺术乃至当地的艺术圈的气氛都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家里人对艺术生的偏见,最终没有能走上艺考的道路,只能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家具设计专业。虽然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但给我后期的专攻方向奠定了很坚固的基础,并且让我爱上了家具。
Q:作为同时接受过国内外设计教育的设计师,两者之间你认为最大的区别在哪儿呢?
A:最大的区别在硬软件资源和对学生设计项目的评判标准。在国内时读的是普通大学里的家具设计专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缺乏,因为是很边缘的专业,学校给予的硬件设施和专业发展支持非常有限。课程也是理论偏多,实践机会比较少;课程作业的评价方式也更偏向于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导致很多时候设计课出的结果看上去很好,但实际过程不是很有逻辑和方法。国外的课程的话实践机会比较多,和老师沟通的机会也很多,老师在评判课程作业的时候也会比较在意我们的设计过程。除此之外,国外的教育更加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概念性镜子银行设计
Q:可以说说你对于设计的理解吗?
A:我现在觉得设计就像是一个在寻找恰当的答案的过程。经过理解语境,理解需求(或者自己定义和创造需求),理解媒介、工具,理解使用者等等过程之后,最终提出一个深思熟虑且经过一定验证的答案的过程。
Q:自己坚持的设计理念
A:多花时间精力去做前期的调研,把“理解”这部分的功夫做足。尽量少一些臆断和强加太多所谓的“概念”。
REST AWHILE 香薰设计
Q:灵感一般来自于哪里?
A:没有太固定的来源。通常在做项目的期间,做任何事情脑子里都带着和项目相关的问题的,有时候突然好像就看到提示或者是看到答案了。可能是某本书里的一句话,可能是朋友圈里别人发的一张图,可能是路边看到橱窗里的某个材质……
Q:作为刚毕业进入社会的设计师,你又是如何决定选择走这条道路的呢?
A: 因为想要做重视研究性和概念性的设计,所以选择了现在的策展设计方向。可能因为我是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看目前策展的工作的吧,感觉策展就是很多人在“理解”阶段达成共识后,一起设计的一个展览。展览涉及到太多不同领域的设计,需要很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感觉策展就是各种设计有机的集合。
03
个人作品
REST AWHILE (曾展出于2017年Salone Del Mobile)
概念性精子银行设计
“in-between 时钟&镜子”
- END -
资讯 / 观点 / 人物
你想要的设计干货都在这里
189 5462 5451
media@51design.com